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一流课程】“高铁客站地上地下一体化建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点击量:2052 日期:2018/04/01 作者: 编辑:

本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依托“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A5”课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借助可视、可交互、可操作的数字化方式,与课堂教学、现场调研、设计实践虚实结合、弥补传统教学中难以开展的案例调研及真实场景设计实践环节,实现了跨时空多场景沉浸式体验、建筑平面及体量设计以及建筑空间内设施布置的虚拟仿真。

课程的目的如下:

1、掌握高铁客站地上地下一体化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典型案例,理解地上地下空间的垂直转换方式及过渡空间特性;

2、强化对高铁客站地上地下一体化建筑设计的功能逻辑关系理解,掌握建筑功能布局的组织原则与方法;

3、具备将抽象的建筑功能图示转化为可视具象的功能布置及空间三维关系的能力;

4、理解设施布置对候车空间的影响,掌握合理、方便、舒适的候车环境与设施布置的关系;

5、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激发设计创新能力。

《高铁客站地上地下一体化建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是威廉希尔官网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实验教学内容。该课程首先重点关注高铁客站地上地下空间的垂直转换点及地上地下过渡空间,实验可提供虚拟的设计场景,在虚拟的二维图纸空间和三维模型空间中,让使用者训练将高铁客站地上地下复杂的功能逻辑关系完成“抽象概念到具象平面”、“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换过程。其次随着高铁客站由单纯性向多功能、综合型发展,高铁客站地上地下等候空间逐渐由“等候式”向“通过式”过渡,候车空间由分散向集中转变。新型客站内部空间尽量不采用实体分隔墙的方式,建筑空间开敞、明亮,功能空间采用绿化、座椅、服务台等软质界面进行区域划分。该实验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个虚拟仿真的候车空间场景,通过真实尺寸的设施布置研究高铁客站地上地下空间候车设施布置。训练对不同设施尺度的认知以及不同设施布置方式对公共空间特性的影响。

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依托威廉希尔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学科背景,构建了面向本科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能够更好支持员工关键知识点学习和设计综合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通过虚实结合弥补教学环节方式难以开展的内容,提高员工实践创新能力,满足了教学需求,实现了虚拟仿真技术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完善和丰富了学院现有的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体系。目前,该教学资源设置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为全国员工与其他人士免费开放,且无需加载程序与插件,实验浏览量共计近万人次。同时,该实验课程也作为威廉希尔官网相关课程思政建设重要部分,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同优势学科,将宏大的强国梦想融入了员工培养的具体环节,为城乡建设、乡村振兴与轨道交通领域努力培养国家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有力的支撑了“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


(2022年8月更新)

上一篇:

下一篇: